Skip to content

PrideLab

Be the change

  • 認識 PrideLab
    • 年度檔案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活動回顧
    • 傳媒報導
    • 實現員心聲
  • 創作精選集
    • 錄像影片
    • Podcast
    • 簡訊設計
    • 攝影
    • 插畫
    • 出版
  • 多媒體製作服務
  • 性/別多元培訓
    • 培育計劃
    • 好盟友學習資源
    • 認識不同LGBTQ+旗幟
  • 求助資訊

跨性別人士盼做普通人 (星島日報2016年2月10日報導)

February 16, 2016July 17, 2017 PrideLab傳媒報導

感謝星島日報記者 Rain Lee 到來讀書傾偈會作採訪報導 😀

Share this:

  • Click to share on Facebook (Opens in new window)
  • Click to share on WhatsApp (Opens in new window)
  • Click to email a link to a friend (Opens in new window)

Like this:

Like Loading...
傳媒訪問

Post navigation

團體出書 促尊重跨性別人士 ( 東方日報 2016年1月18日)
女同志聽過最難聽嘅說話

FOLLOW OUR IG

pridelabhk

2023年11月11日,PrideLab邀請桔梗花生死教育中心創辦人陳培興(阿興)為LGBT+社群帶來遺書導讀工作坊。在阿興帶領下,隨著柔和的音樂,我們先閱讀了一封在空難時一位父親留下給家人的最後家書。

試想像,假期過後,為了工作或種種原因,你乘上飛機,往他城出發。距離抵達目的地還有一段時間,突然,機長緊急地公告:「十分鐘後,飛機將嚴峻地降落。」耳邊警聲響起,身邊有人尖叫,機外氣流聲響得刺耳。

剩下十分鐘,你會寫下甚麽留給最親愛的人?

我們能從短短文字感受到他的情緒起伏,從慌張焦急到囑咐家人,在顛簸之中,用盡最後氣力寫下:「到今天為止,我是幸福的」。

與一般書信不同,遺書沒有固定的書寫格式,有長有短,有事先準備的,也有突然來臨意外匆匆留下的。

接著,阿興替我們安排一份與關於LGBT+經歷相關的文本。來自1994年的台灣,由兩名北一女中學生自殺前共同寫下。

♫♪♫♪♫♪♫♪♫♪
第八節課的操場 跑道有點燙 
夕陽把她們的影子拖得好長 
她們習慣了這樣 陪伴著對方 
所有心裡的祕密都不必隱藏 
有一天的下課後 她們搭火車南下 
在陌生的旅館結束了對方 
三天後的大清早 她們出現在報紙上 
全世界都在問 怎麼會這樣 
♫♪♫♪♫♪♫♪♫♪

現場播着歌曲《她們》,內容正是唱她們 - 林青慧與石濟雅。1994年7月23日,她們相約離家,搭上火車,投宿到一間旅館,執起筆,一起寫下最後的文字。封緊門窗,點燃木炭,平靜地等待這一生結束。

二人成績優異,一人是學校樂團指揮,一人是籃球校隊隊員,看似前途光明,亦過得充實。無論是其家屬和好友,都沒有人清楚他們為何自殺。或許原因如遺書裏所寫,很難解釋,也難以用精確的言詞表達。

「當人是很辛苦的,使我們覺得困難的,不是一般人所想像的挫折或壓力,而是在社會生存的本質就不適合我們」 遺書中如此寫道。

信中她們透露這是經過長時間考慮之後的抉擇,能夠窺看到她們當時承受著不為人知的巨大壓力,也沒有辦法說出來。當社會是不適合某些人生存的,那些人承受的苦鋪天蓋地。沒有人接得住他們,甚至,聽不懂他們的苦,而不以為意。

在香港,自殺案件不少,其中有被歧視殺死的她。2013年,一位註冊籃球教練疑因「男仔頭」打扮常遭歧視,透過手機向弟弟發出死亡短訊,透露「畀人歧視好唔開心」後,在一個清晨,選擇從寓所躍下結束生命。

直至今日,歧視仍不稀見。或者說,從未稀見過。

2023年,仍有學生因為留長頭髮被學校處分和飽受歧視,甚至有老師嘲弄他沒有錢剪頭髮。社會仍認為女人該有女人的樣子,男人該有男人的樣子。不符合的人會受罰、受歧視,不能繼續生存。

彷如最後的抗爭,有些人會在遺書裏留下控訴,對社會,對身邊人。那些憤憤不平沉澱一生,化為最後的哀訴。

遺書裏總充滿情感,但不只絕望和悲傷,也有浪漫的。

最後,我們讀了弟弟寫給哥哥的一封遺書。說這封書信是遺書,總有哪裏不對。裏面盡是過往的生活點滴,說童年事,說長大後的相處。內容傾注濃烈的情感,表達了歉意和滿滿的愛意。留在文末的,是來生繼續兄弟情的約定。

相比是一封遺書,它更像是一封情書。

阿興分享道:「華人的情感表達總是內斂。」大多人不懂得表達關心,不懂好好說出心裏話,很多很多話逼在死前才肯說出口,或寫在遺書裏。

活動的最後,每一位到來的人寫遺書,寫給人生中出現過的人,並和其他人分享。

「寫遺書時,腦海中浮現出一些對象,就足夠了。」阿興這樣說,也是他帶來這個環節的原因。

難免有一些話,平時開不了口,一直拖着放着,想等到「某一天」才說。但現實的是,很多人等不到那一天,突然,就沒有機會說了。寫遺書就是給自己一個機會,想想有甚麽話想跟重要的人事物說。也趁還有機會,把握住它,嘗試把那些話慢慢說出口。

撰文:Ming @ncm0804
真人圖書館:做個LGBT+好盟友 日期 : 真人圖書館:做個LGBT+好盟友 

日期 : 12月10日 星期日 (國際人權日) 
時間 : 11:30 - 13:00
地點:獵人書店,地址:深水埗黃竹街1C地舖(與大南街交界)
語言:廣東話 

PrideLab 🎤性/別小眾真人圖書館📚最後一場 !!! 

盟友(Ally),意思是支持LGBT+權益的非LGBT+社群人士。 

性小眾在社會上畢竟是少數,要讓社會尊重不同人士,達至和諧共融,推動公眾認識及接納不同性傾向及性別認同人士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 

一句說話、一個陪伴,已經係Ally嘅開始🏳️‍🌈 

想知道更多性/別友善貼士?一齊嚟聽下呢場真人

報名 : https://forms.gle/yuXMFt3goDr8ehGMA
Link also in bio
回顧 #點止港同志 Ep 44

你有無用過,或者叫人用同· 一線呢?
同· 一線為不同性傾向及性別認同的人士以及其家人,24小時提供熱線支援、適切的輔導及跟進服務,以協助當事人舒解生活所面對的困難及壓力。
今年7月佢哋出咗一份成效報告,有研究到「打電話」嘅重要性
平時碌電話多過講電話嘅我哋,又點睇呢?
-
#語錄 #語錄分享 #跨性別 #性別 #酷兒 #同志 #傾計 #傾聴
【Ace Wild - Ep123】堅果 食物敏感,小則 【Ace Wild - Ep123】堅果
食物敏感,小則身體不適,嚴重起來可是會致命的。
與其勉強自己,不如留力氣去尋找/享受自己喜歡的口味/做法/生活吧!

Ace為 #Asexual #無性戀者 的簡稱。泛指感受不到他人發出的性吸引力的人。 
為使大家更容易了解無性戀者的感受與心聲,PrideLab特意與AcesWild的原作者 @sallyvinter 聯繫並取得授權,發表 #AcesWild 系列漫畫的正體中文版。 
請大家多多支持連載!

#pridelab #pridelabhk #DareToBe
#AcesWild授權漢化 #狂野王牌 #來認識無性戀
#無性戀 #acefamily #性傾向 #性小眾 #同志 #香港同志 #香港性小眾
#漫畫  #comic #香港漫畫 #asexualcomic
香港同志遊行已死,所以呢?

PrideLab作為在香港已經十年的LGBT+組織,我們亦一樣懷緬過去的同志遊行。以往一年只有一次機會,可以誠實地在街頭上展現自己喜歡的模樣。體驗被一眾彩虹旗包圍,有Rainbow shower的時間,不懼怕任何歧視目光。更重要的是,一年裡面能夠有那麼一天去感受性/別小眾成為大眾的一刻。這種佔用公共空間的方式,一眾性/別小眾不論有否現身在街頭,亦能被充權。

直至今天2023年,有組織高呼:香港同志遊行已死。我們認同的。但死亡只是一種狀態,作為活下來的人應該要問:我們還有甚麼選擇?

有人希望重回遊行方式,但可悲的是,在後疫情的今天,在香港要進行合法遊行,仍然需事先獲香港警察發出「不反對通知書」(下稱LoNo)。在疫情「復常」後的2023年,成功舉辦的遊行有很多,卻不是我們熟悉的。例如「喜迎杭州第19屆亞運會」集會、發展局海濱事務委員會主辦的慶祝復活節遊行等。我們熟悉的,卻似乎舉步維艱。

今年香港婦女勞工協會原獲LoNO舉行三八婦女節遊行爭取婦女權益,惟有網民在網絡上發起要「逼爆遊行」後,警方就多次約見主辦方,要求確保參與人數與申請所述的100人。可是,多次協商後亦未能如願,唯有在遊行前夕取消。同年五一勞動節遊行的兩位申請人,則是不由自主地「主動」撤回遊行申請。其中一位更提及,事前主辦方需要向警方交代網民留言,並就各式形式的假設性情況具體回應,身心俱疲。

與香港同志遊行同日,於今年11月19日舉行的Migrants' Pride 移工嬌傲日亦一樣,原先預計集會人數約有數百人,但活動消息經社交媒體發佈並獲熱心人士轉載後,旋即被警方注意並主動聯絡要求主辦方刪除相關帖文,並臨時更改集合地點。

即使成功可以走在街頭上,主辦方亦需嚴格讓參加者遵守各種限制。例如今年3月26日的反對將軍澳填海遊行,警方就要求參加者必須能被識認、佩戴號碼牌、禁止佩戴口罩及穿黑衣,並限制人數至100人以內。過程中,遊行隊伍被警方以反光帶包圍,禁止市民及傳媒中途加入及採訪。我們PrideLab亦曾經在3月31日的跨性別現身日時,聯同另外兩個組織遞交請願信到律政司。我們只簡單安排先在律政司大樓門口拍照,然後就直接到示威區交信及發言。但為了那短短200米的步行路徑,警民關係科都要事先再三確認我們的名字、參與人數及物資,以確保不會有預計之外的人事物出現。

現實就擺在我們眼前,是感受再多亦不能扭轉的。實情就是不但主辦方需背負沉重壓力,參加者亦只能在各種限制下現身,難保身心安全。與其勉強舉辦一個「無法讓參加者自由表達」的香港同志遊行,我們看見籌委會在這四年一直努力探索不同模式。

記得今年的香港同志遊行中,其中一個展區是性格測驗,嘗試將人分成九種不同的行動者類型。當然測驗結果僅供參考,但已足以讓我們感受到大會嘗試梳理同志社群的情緒:在集體上街此路不通的當下,先不著急,停下來想清楚自己位置,然後尋找適合自己道路,「向著平權的方向,按自己節奏繼續努力」。

沒有大台搭建好遊行路線,一時之間感到迷茫落寞或許是人之常情。但香港的同志運動,從來都不只得遊行這一種實踐。

過去,我們將創意安排在形形式式的標語、花枝招展的展示上。今天,香港同志遊行籌委仍然努力在狹縫中開闢出新的方式讓同志保有公共論述的空間。我們作為應當傳達平權訊息的同志組織,與其留戀過去風景,不如盡力在現實之中將我們堅信的價值傳達予更多人。
真人圖書館:我們都是LGBTQIA+ ”Hello, I 真人圖書館:我們都是LGBTQIA+ ”Hello, I’m Pansexual“

日期 : 12月1日 星期五  
時間 : 20:00 - 21:30   
地點:Common6,港島上環區
(距離MTR約10分鐘內步程。詳細地址將會在確認報名時通知)

PrideLab 🎤性/別小眾真人圖書館📚第七場 !!! 

你認為性傾向是按甚麼而定?
A) 自我認同
B) 跟據戀愛經歷
C) 跟據現時伴侶 

這次找到兩位女性真人圖書,和我們分享她們的戀事及身邊人的反應觀察。

不時都聽到有些雙/泛性戀朋友有時覺得自己不被當作族群之中,尤其當現時伴侶為異性的時候。

你有經歷嗎? 又或者你是否曾這樣說過? 

約定12月1日,在Common6 2.0 我們來一次真誠的對話。

報名:https://forms.gle/m1WLpY4e7qhTtWep7
再一次感謝3位跨性別朋友仔分享自己嘅經歷!
透過相簿同故事,我哋聽到好多
大家都好仔細咁分享當中嘅樂與苦
Liam @liam._.avo__o
日日教練 @trainerdaily 
桐 @detached99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關於海外平胸手術或其他醫療資訊,還是推薦認識跨青時刻嘅社群 @quarkshk 

Liam嘅ppt本身整理埋各地資料!
仲有佢哋當中有2位成員都係醫生專業🩺

最記得嘅重點就係⭐️
可以嘅話,盡量安排1位可靠陪同者作為照應
始終都係一個全身麻醉嘅手術...

Ps. 
有1位參加者說兩年前也有參與非二元跨性別那場真人圖書館
每年都想響應一些國際性提升性/別小眾認識的紀念日舉辦活動
今年撞上香港同志遊行,多得各位實現員分工
感謝大家一直關注並參與支持活動 🙏🏼
回顧 #點止港同志 Ep 43

上幾個禮拜台北同志遊行,你有無參加呀?
好多自己人覺得台灣同志友善,而香港就🗿🗿
但係認真研究之下,竟然發現
「同志友善」嘅感覺
其實同一個人嘅社會階級有關?

-
#語錄 #語錄分享 #跨性別 #性別 #酷兒 #同志大遊行 #台北同志遊行 #prideparade #同樂運動會
真人圖書館:離開是為了甚麼... ? 從流離失所到共織支援網絡

日期 : 11月25日 星期六  
時間 : 14:30 - 16:00   
地點:觀塘區

PrideLab 🎤性/別小眾真人圖書館📚第六場 !!! 

當在家不再感到安全,不斷的精神及肢體傷害...
終於在18歲的那年,她拿起背囊,用十分鐘收拾當下認為必需品;然後趁著母親不注意,踏出家門, 那刻的她是一位流離者。那天晚上,她住進緊急服務宿舍;幾天後,宿舍轉介她會見同一線社工- Cleo。

除了社工,一路上還遇過甚麼人幫助自己?
離家後的生活怎麼辦?還能繼續讀書嗎?
怎樣從離家出走到開啟新生活?

報名:https://forms.gle/Xsi7Noefsdzko9oJ8
Also in bio link
Follow on Instagram

Subscribe to Blog via Email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to subscribe to this blog and receive notifications of new posts by email.

Join 9 other subscribers

Contact Us

Email : info@pridelab.hk

PrideLab

info@pridelab.hk
  • 聯絡我們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Astrid by aTheme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