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deLab十週年慶祝活動 – Pride in 觀塘:LGBTQ+Ally 文化祭

PrideLab創立十週年,決定以I.D.E.A.S.,即共融Inclusion、多元Diversity、同理心Empathy、倡議Advocacy、團結Solidarity為主題,舉辦兩日《Pride in 觀塘:LGBTQ+Ally 文化祭》。

文化祭得到50多個單位嘅支持,係一次多元社區展示,由長者👴🏻👵🏻到中學生🧑‍🎓👨‍🎓👩‍🎓、由酒吧🍻到靜觀🧘、由日常用品🍪🍭🧴📚到身心靈🔮📿🧿🪬、由各類支援服務☎️🎭🎨到不同少數社群互助充權💪🏼

PrideLab希望公眾能藉此了解同志一直以來都係社區嘅一份子,更有很多人一直在人群中默默耕耘努力,並為做出貢獻👏👏👏

平機會主席朱敏健:研現行反歧視條例下納性小眾保障 (香港01 2023-06-17)

Featured Video Play Icon

平機會正就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草擬建議書,主席朱敏健出席公開活動致辭時表示,平機會曾參考其他司法管轄區反性傾向歧視的立法,但認為在本港難以執行。他表示,會在現行反歧視條例的法律框架下,研究適用本港的性傾向、性別認同和性別特徵的定義,以保障性小眾社群免受歧視及騷擾。

同志驕傲月2023|觀塘LGBTQ+ALLY文化祭 性別友善組織博覽+開放工作室巡禮 (Metropop 2023-06-17)

六月是同志驕傲月(Pride Month),坊間不少團體和機構都會舉行大大小小的活動,希望慶祝性別多元化,並藉此提倡社會對議題的關注。為慶祝成立十周年及同志驕傲月,性小眾友善組織PrideLab於今明兩日在觀塘舉辦「LGBTQ+Ally文化祭」,邀請了數十個性別友善組織及單位擺檔,讓大家一次過深入認識相關的社群、小店及服務。 感謝Metropop 記者介紹文化祭參與單位,點擊前往報道連結。

殯葬禮儀師為別人辦生前告別禮 將生死教育融入藝術 給大眾認識「死亡真諦」(有線電視 拉近文化 2023-04-12)

Featured Video Play Icon

【拉近文化】生死教育融入藝術

「很多人會迴避這個課題,我沒有機會認識更多這個主題。現在當我接觸後,會更願意了解。」

策劃人陳培興是一位殯葬禮儀師和生死教育工作者,他在一月初開始,帶領13位來自不同行業的年輕人,將一位故事主角的人生經歷還原成展覽。他們設計和佈置超過4,000平方呎的展覽場地,把生死教育融入藝術,希望讓公眾透過認識死亡,思考生命。

性別承認跨部門小組成立9年未有下文 團體促立法保障跨性別人士 (香港01 2023-03-31)

政府於2014年成立的性別承認跨部門工作小組,在2017年曾就制訂《性別承認法》展開公眾諮詢,惟至今無下文,並未就立法訂下時間表。多個跨性別團體代表今日(31日)到律政中心遞交請願信予小組代表,促請工作小組優化工作進度,盡快落實訂立性別𠄘認法的時間表,保障跨性別人士的權益。

聚焦|跨男海仔換證申請終獲批 團體要求五月前落實終院判決 (集誌社 2023-03-31)

跨性別權益組織PrideLab、跨性別權益會和跨青時刻,收集到 1100 個組織、學者和市民的聯署,今日向性別承認跨部門工作小組請願,要求盡快成立性別承認法。

團體表示,十年前終審法院在跨性別人士婚姻案(「W案」)的判詞中,建議當局完善跨性別人士的法律身分和權利。當局之後成立性別承認跨部門工作小組跟進,2017年進行第一部分公眾諮詢,但至今沒有進展。

《自己人》電台訪問- 看見非二元的故事 (香港電台第二台 2023-03-26)

本星期的嘉賓陳驚,創立組織 PrideLab,並活躍於本地同運超過十年以上。陳驚最初覺得自己是女同志,到現在的自我性別認同是非二元性別,當中經歷了不同階段的心理和思想上的轉變。 最近,陳驚參與以性別小眾故事為出發點的生死教育展覽《餘光》,成為活動的「主角 」。學員需要對陳驚的生平故事有深入認識,才可以打造一個專屬他的「生前告別禮」,為參觀者呈現一個非二元性別人士想要告知世界的故事。 節目重溫

是她、他,還是Gender X?一張證明不到跨性別人士身分的香港身分證 (端傳媒 2023-03-24)

【編者按】不久前,日本演員橋本愛在社交平台發言,稱在女浴室見到生理異性感到「恐怖」,再次引發有關跨性別權益的討論。近年來,從JK羅琳關於跨性別的爭議性發言、Elliot Page等跨性別明星出櫃,到無性別衛生間倡導、性別重置手術與性別的制度認定等政治權益爭取,跨兒群體在被更多看到的同時,也伴隨著諸多猶疑與不理解。到底,性別是什麼? 跨性別權益與公共空間為何爭議不斷?順性別女性擔憂的對象究竟是誰?跨兒群體在經歷怎樣的藥物與性別認同的掙扎?一張更改不了性別的身分證增加了多少生活困難?改變性別的制度認定為何障礙重重? 3月31日國際跨性別現身日前後,端傳媒組建「跨兒現身」專題,我們將講述具體的生命故事,也將開展順性別人士與跨兒的對話。我們試圖在爭議的漩渦中搭建一個平台,解構恐懼與不理解的不同切面,打開跨性別群體生存境況的透明櫃子。 今天是專題的第二篇:《跨性別人士在香港》

已完成手術跨男改身份證性別遭暫緩 入境處:盡快處理,不抵觸終院判決 (集誌社 2023-03-17)

《集誌社》早前報道,本身是聾人的跨性別男士海仔,在去年 11 月,已完成下身性別重置手術,獲醫管局的醫療報告證明。今年一月中,海仔向入境處提交更改身份證性別的要求。2 月17日,他到觀塘人事登記處見入境處職員,並提交醫療報告、醫生證明書等資料。不過,職員收取文件後,寫一張便條告知海仔,由於終審法院裁定入境處安排違憲,入境處需暫停更改身份證性別的安排。 海仔其後向性別友善組織 Pride Lab 求助。在2月 20日,由 Pride Lab 成員及手語傳譯員陪同,再到觀塘人事登記處了解。入境處職員當日解釋,由於入境處需按終審法院的裁決,檢視更改身份證性別的安排,因此判決後已暫停所有申請,有待重新審視相關規定,並承諾會發出書面解釋。 報導全文連結

跨性別人士更換身份證性別全停 入境處:正因應終院裁決檢視政策 (獨媒 2023-03-10)

【獨媒報導】兩名「跨仔」(跨性別男性)代號Q的匿名人士及謝浩霖Henry更改身份證性別一案,上月在終審法院勝訴,未完成完整性別重置手術者也可更改身份證性別,不過入境處暫未公布如何更新政策。近日有已完成整套手術的「跨仔」入紙申請時,職員指所有申請均需暫停,直至入境處完成審視相關規定。一眾跨性別人士只能默默等待,有團體批評處方「一刀切」做法極不合理,亦與終院判決原則不符。入境處回覆《獨媒》表示,正根據終院裁決檢視現行政策,力求在合理時間內完成。 翻查入境處網頁常見問題22要求更改性別一項上,仍列出被終院裁決為違憲的準則,即須完成性別重置手術方可更換性別。不過入境處在底部加入聲明,指因應終院裁判,人事登記處處長正審慎研究法庭的判決,檢視有關更改身份證上性別的政策,並會徵詢法律意見,以作出跟進行動以遵守終院裁決。 報導連結

已完成手術跨性別人士 指入境處疑暫停申請 未能更改身份證性別 (集誌社 2023-03-10)

終審法院二月裁定,入境處要求跨性別人士,必須接受完整性別重置手術,才可更改身份證性別的政策違憲後,處方重新審視規定,暫停了更改身份證性別的申請。影響所及,連已完成性別重置手術的跨性別人士,近日也暫時無法更改身份證性別。有關注團體促請入境處恢復安排。入境處回覆《集誌社》查詢指, 「力求在合理時間內完成現行政策的檢視」。 報導全文連結

【People of Hong Kong】非二元性別者陳驚的選擇與不可選擇 (OLO magazine 2023-03-07)

【People of Hong Kong】非二元性別者陳驚的選擇與不可選擇

人一出生,有很多事情好像都已經被預設好,原生家庭、性別和名字等,從孩提時期開始學習社會的普世價值和規範,一步一步走進制度,但路只有一條嗎?我們真的沒有選擇嗎?陳驚,一個香港的性小眾,在他截至目前為止的 38 年生命裡,像歷險故事中的主角破解每個生命的章節,解放被封印的靈魂碎片,把預設的一切逐一砍掉重練,開展他的第二人生。

「陳驚」是真名嗎?

認識無浪漫旗

無浪漫傾向(Aromantic):對任何人均不感到浪漫吸引以及產生愛情。 認識香港嘅無浪漫社群 「無性群象 ─ 山城無性/浪漫戀小組」 緣起自 2020年底成立之「中大無性戀小組」,為山城性/別關注組之分部。致力於本地推廣無性戀與無浪漫戀之議題意識。Logo上黃色與藍色,有著光和影對比的意涵,黃藍二色亦呼應了無浪漫無性戀旗幟顏 IG@alephants.sgcg Get to know the aromantic flag What do the colours of the aromantic flag mean? Flag designer: Tumblr user Cameron The original […]

PrideLab推廣大眾做「盟友」與性小眾同行 插畫家曲解作撐同婚並毀約 (獨媒 2023-01-07)

【獨媒報導】性小眾的故事,總是由主角現身說法。PrideLab 則嘗試開拓新視野,推出「做個好盟友」計劃,將焦點放在「配角」身上。透過描摹三位親友與同事默默支持的故事,讓坊間更直接理解如何與性小眾同行。不過,組織甫展開策劃,聘請插畫家為三段故事賦予繪圖,便遇上徹徹底底的反面例子 —— 其中一人由開初回覆「好開心你揾我!我好支持性小眾!」,到收了訂金的一個月後,竟表示同性婚姻令信教的他「唔係太舒服」而提出解約⋯⋯ 報導全文

【21世紀荒誕故事】19歲Girls’ Love被母反對 「拗直治療」經歷被畫成漫畫 插畫家阿譚:故事代替數字控訴社會荒謬 (ACOO 2023-01-05)

在2023年的今天,你會覺得同性戀是一種心理病嗎?

有一個叫家寶(化名)的女孩子,意外被母親哄騙出櫃後,家寶被沒收電話、頭被壓在放滿水的鋅盤中等,即使她願意「變乖」承諾不再喜歡女生,母親仍然不放心,苦苦不死心的找到了一間有宗教背景的組織,替家寶進行「拗直治療」,最後讓她落下更嚴重的心理病根,至今仍未能釋懷。

由插畫家阿譚為性別友善組織Pride Lab畫的《以愛之名》短篇漫畫Zine紀錄了整個治療的過程,但這不是虛構故事,而是發生在今日香港的真人真事,你能想像嗎?目前,家寶仍未走出拗直治療帶來的陰霾,故這近三年的故事由陪伴她一路走過來的Pride Lab創作總監陳驚代為轉述。

《自己人》電台訪問- 無性勝有性 (香港電台第二台 2022-12-18)

隨著性別議題及性取向在社會上受關注的程度日漸提高,除了我們經常談論的異性戀、同性戀及雙性戀關係之外,原來這個世上也有無性戀的。這項較少被提及的性取向,也漸漸受到關注。

2022年香港首次發起的無性戀公眾活動中,身為香港同志遊行籌委會成員、半無性戀者、以及跨性別人士的 Linus Chan 以無性戀真人圖書館主講人的身份,分享了他過去在摸索階段中的困惑,以及現在作為半無性戀者的情感體驗。今晚就讓我們再一次聽他的現身說法,嘗試認識更多關於無性戀者的內心世界

時尚攝影師Issac Lam x PrideLab|Phone 14 Pro攝出疫後⽇常 (香港01 2022-12-3)

著名時尚攝影師 Issac Lam 本年與推動性別平權組織PrideLab 合作,由性別認同延伸探討⾝份認同,《Us Beyond Flash and Bones》透過 iPhone 14 Pro 影像細說 4 位拍攝對象的性格⾝世與疫後⽇常,折射疫症轉變下縈繞⼤眾⼼頭的問題:「你快樂嗎?」 原文網址: 時尚攝影師Issac Lam x PrideLabi|Phone 14 Pro攝出疫後⽇常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42648?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林俊彥捕捉觸動人心的情感!他會如何探索「身份認同」?(P.E. Style 2022-12-2)

近年時尚界積極靠攏「性別流動」的潮流趨勢,亦讓「性別」和「多元」逐漸成為社會大眾的探討議題。也許對於時尚攝影師而言,他們總會接觸各種「性別」,接觸各種不同的美態。那麼獲得眾多時尚品牌青睞的林俊彥,他是如何看待性別議題?這次P.E.STYLE和林俊彥進行一場關於性別的對話,娓娓道來他和PrideLab如何攜手合作,捕捉4位拍攝對象的性格身世,同時探討他們的「快樂」! 報導連結

無性戀真人圖書館——半無性戀者Linus: 我像植物一樣可以自給自足(香港獨立媒體 2022-12-2)

文丨吳坤玲 攝丨吳坤玲、Riccardo Lam、DaviDoraemon、Wingbo 在被問及如何定義“半無性戀”時,Linus用簡單明了的語言表示,和特定的對象有深厚的感情連結的時候才能感受到性吸引力的傾向,就是半無性戀傾向。 表明自己半無性戀者的身份後,通常Linus被人們問到的第一個問題是,甚麽時候發現的?Linus坦言他自己「開竅」比較晚。要知道,在成長的過程中,他並非完全感受不到他人的性吸引力。當自己與對方之間產生強烈的情感時,他是能感受到對方的性吸引力的,所以Linus一直以為自己是有性戀者,只是比較難喜歡上別人。這種介乎「有性戀」和「無性戀」之間的特質,使得很多半無性戀者可能會經歷比較漫長的摸索期,Linus便是其中之一。 2022年香港首次無性戀週推廣活動(Asexual Awareness Week)中,香港同志遊行2022籌委會成員、半無性戀者Linus以無性戀真人圖書館主講人的身份,講述了他過去在摸索階段中的困惑,以及今時今日,作為半無性戀者的情感體驗。 報導連結

【肉體與靈魂】快門之下超脫枷鎖 攝影師Issac Lam打破跨性別刻板印象 (ACOO 2022-11-29)

撰文:Hoiyan 「最憎便是看錯菜單交錯食物,然後扣分!」在拍攝空檔,記者和香港時尚攝影師Issac Lam(林俊彥)的模特兒天風聊着遊戲《Overcooked》,想必大家也曾因為這款遊戲而對另一半大聲呼叫,因為分秒必爭真的很緊張!數句寒暄後,Issac繼續以iPhone 14 Pro進行拍攝。看着電腦展示着天風的黑白照片,思考着今日的拍攝主題「每個人都有一部份屬於小眾」,好奇地想,螢幕裏修着俐落短髮、眼神嫵媚的女生到底有甚麼「小眾」之處。 你看到《Us Beyond Flash and Bones》這輯照片後,又有甚麼想法嗎? 報導連結

《以愛之名 – 香港拗直治療經歷者真實故事》

書籍介紹 漫畫誌,平裝,28PP 故事來自我哋2019年接觸並一直跟進支援嘅真實個案。 主角叫家寶,當時未成年嘅佢,因為想與媽媽修補關係,選擇配合接受「拗直」。經歷呢件事之後,佢被診斷患上創傷後遺症(PTSD)。好多研究已經清楚指明「拗直」不但毫無效用,反而令當事人受到心靈傷害,更有引致抑鬱、焦慮以及增加自殺嘅風險。 多謝佢嘅信任,讓我哋以漫畫形式重演佢嘅真實經歷。 如欲郵購可填寫表格:https://forms.gle/9qg17KhSTBffyr4Z7

無性戀真人圖書館:彩虹之所以為彩虹,因為每種顏色都精彩(香港獨立媒體 2022-11-9)

2022年10月29-30日,香港首次舉辦無性戀週推廣活動。在無性戀真人圖書館的活動中,無性群象A-lephants – 山城無性/浪漫戀小組成員Yumi以酷兒無性戀者身份,作為主要分享人,講述了她曾經的摸索、困惑和如今的期待。到場的讀者中來自不同性別、不同身份、不同年齡段,不大的展廳被擠滿,大家討論問題和困惑,也分享這個社群中的開心和勇敢。 文:吳坤玲 報導連結

🖤🤍💜香港首個舉辦無性戀週推廣活動🖤🤍💜

國際間無性戀組織將每年10月最後一個星期定為”Asexual Awareness Week”(無性戀意識推廣週),故名思義是希望著不同活動推廣無性戀身份和議題。 今年由PrideLab與無性群象-山城無性/浪漫戀小組合作舉辦首個無性/浪漫戀主題嘅週末活動,希望透過展覽、真人圖書館活動,分享無性戀者心路歷程,將他們的生活以及面對挑戰顯現出來。

認識雙性人旗💛💜

點解LGBTIA+咁多支旗?因為性別就係多元!有各種唔同嘅性傾向同性別身份🏳️‍🌈每一個社群都透過出櫃現身,讓世界看見🤩 旗幟其實係同志遊行用得最多想周圍嘅人一望就知呢班係咩人希望我哋有機會再喺香港Pride Parade揮舞不同旗幟🌈 Get to know the Intersex Pride Flag Year of creation: 2013 Creator: Morgan Carpenter (He/ Him), the executive officer of Intersex Human Rights Australia Besides designing the Intersex […]

【做個好盟友 –   性/別小眾友善影片製作計劃】

盟友(Ally),意思是支持LGBT+權益的非LGBT+社群人士。 性小眾在社會上畢竟是少數,要讓社會尊重不同人士,達至和諧共融,推動公眾認識及接納不同性傾向及性別認同人士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 【做個好盟友 –   性/別小眾友善影片製作計劃】希望藉由拍攝訪談故事,帶出性小眾與盟友之間縴絆;讓公眾可以認識在家庭、朋友、工作伙伴三種最常見人際關係中性小眾盟友的真實經歷,是怎樣令性小眾社群感受到被接納和支持;而這份支持和陪伴對於性小眾人士建立自信,正面應對人生困境有極具重要的意義。 一句說話、一個陪伴,已經係Ally嘅開始🏳️‍🌈

認識雙性戀旗幟💖💜💙

由1999年開始,每年9月23號都係”Bi Day”希望透過活動可以畀更多人知道雙性戀存在 其實不同地方嘅統計都顯視雙性戀社群係佔LGBT+最大🔥但點解往往由影視文化以至同志遊行都好少見到咁?🤔 雙性戀旗嘅其中一個重大作用就係希望喺Pride Parade嘅時候,令周圍嘅人都看得見👀👀算係其中一支比較早出現嘅特定社群旗幟,啟蒙咗唔同族群都發展設計屬於自己嘅旗幟🚩 Get to know the Bisexual Pride Flag The meaning behind the colours of the Bisexual Pride Flag  Creator: Michael PageHe created the Bisexual Pride Flag […]

認識彩虹旗🌈

彩虹旗代表LGBTQIA+嘅社群,係一個世界通用嘅符號,連Emoji都有🏳️‍🌈 呢面旗1978年喺美國誕生,今年已經44歲喇!其實佢呢四十年嚟都好似pokemon咁進化咗幾次,由唔同嘅朋友加入更多元素,令呢面旗能夠更象徵性別小眾嘅多織性👩🏻‍❤️‍👩🏻🧑🏻‍❤️‍🧑🏻👨🏻‍❤️‍👨🏻 About the Rainbow Pride Flag Designer: Gilbert Baker , Gay artist in 1978 at San Francisco, USA The LGBTQ+ rights activist Harvey Milk sought for Gilbert’s help to […]

爸爸拉出櫃媽媽未接納 性小眾嘆香港性別教育落後:幾時可向前行(香港01 2022-05-26)

香港1991年通過同性性行為非刑事化的草案至今超過30年,香港性小眾社群是已感受到包容還是仍被忽視、甚至針對?作為過來人,看著性小眾平權路還須不容易地一吋一吋地開闢,80後的性小眾友善組織Pride Lab創作總監陳驚稱,性小眾很多時都希望得到家人接納,但事實上並非每個家庭都做得到。 陳驚回想即使在中學時爸爸主動拉他「出櫃」,支持他「做自己」,但後來跟媽媽爭執時,她仍一氣之下說:「其他人就正常,你就唔正常,其他人會結婚,你點可以結婚。」陳驚當下激動得奪門而出在屋外徘徊半晚才冷靜下來。

認識無性戀旗

無性戀(光譜),簡單地說是一種性傾向,描述感受不到他人發出性吸引的人。無性戀者雖然感受不到性吸引,但可以愛上他人。 無性戀旗在2010年經「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AVEN社群網站投票選出。 社群希望設計一面代表無性戀者的旗幟,於是用戶在網站中拋出不同設計方案和討論設計。經過多次投票之後,以四色橫條紋簡單設計獲最多人支持。 外國無性戀社群同時常用撲克牌中”ACE”圖案代表社群的符號象徵,因為Ace讀音同Asexual相近。 雖然無性戀社群的文化在目前社會中曝光率不高,但確實是有這些社群存在著的。 Get to know the the asexual flag What do the colours of the asexual flag mean? Designer: 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

無性戀者現身

Featured Video Play Icon

認識無性戀光譜 | 常見3種無性戀 – 無性戀、灰色無性戀、半無性戀 我哋PrideLab嘅大總管Linus係一位無性戀者究竟咩係無性戀? 係冇性慾定係性冷感?無性戀都有光譜即係點? 媽,好亂呀! 可能係香港第一個出正面樣拍片嘅無性戀者,一齊去聽下啦!

認識跨性別旗

認識跨性別旗嘅意思🏳️‍⚧️ 跨性別旗,由跨性別女性Monica Helms設計,2000年在美國鳳凰城的驕傲遊行上首次展示。 這旗幟代表了整個跨性別人群,泛指任何認為出生時被定的性別無法完全表達自己性別認同的人,這個概括性術語涵蓋了不同種類的跨性別人士。 這旗子特別的地方是無論怎麼懸掛,圖案順序都不會亂,象徵我們定義自己是不會有出錯。 Get to know the Transgender Pride Flag Designer: Monica Helms (She/Her) is a US Navy veteran, and also an activist in the transgender equality movement. She created […]

性小眾真人圖書館:邊個話 Trans 就一定係變性人?(香港獨立媒體 2021-12-22)

【獨媒特約報導】「我唔係 Gay,我真係 Trans。」一襲嫵媚的黑,將男性性徵包裹得有如不復存在 ── 啡黑長髮、黑披風、黑窄牛、啡黑短靴,纖瘦的天風卻是拒絕清晰地歸邊男女黑白。性別認同為跨性別的他,以性小眾「圖書」的角色出席 PrideLab 真人圖書館,向一眾讀者介紹並非所有 Trans 都必經「變性」,例如自己就不抗拒自己的男兒身,亦「有小小認同自己係男仔嗰邊」,兼有健康風險而不考慮接受性別重置手術。無視黑白分明的定義與界限,零散四周的每道深淺迥異的灰,同樣斑斕迷人。 適逢11月20日為跨性別紀念日,LGBT+ 性小眾友善組織 PrideLab 舉辦真人圖書館閱讀活動,邀請了五位比起同志更為邊緣化的性小眾 ── 性別認同為跨性別的天風、非二元跨性別的 Vincy 及陳驚、性別認同為女的曾晴,以及無性別的文仔 ── 與讀者直接交流,並接受讀者自由發問,讓更多人讀到性小眾的故事與日常。

【5分鐘學習資源】醫護人員與跨性別病人交流技巧 | 真人真事實例

Featured Video Play Icon

跨性別人士係泛指【性別認同與出生被指定性別唔一樣】嘅人,佢哋都同樣生活喺香港,自然都會有生老病死嘅情況,一樣都會有機會使用公私營不同嘅醫療服務。當病人係跨性別人士,有咩值得我哋注意嘅地方呢?就用5分鐘時間聽多啲知多啲📖影片裡面嘅案例都係真人真事嚟㗎💡

《Dare to Be Different》 – 真人圖書館活動

適逢11月20號係跨性別紀念日,我哋希望藉由真人圖書館閱讀活動,提供一個沒有壓力嘅場域,讓邊緣性/別小眾彼此坦誠交流,也讓不同社會文化背景嘅人有機會互相認識。活動約2.5小時,當中有兩節分組時間,讓參加者與兩本不同真人圖書交流,閱讀佢哋嘅生命故事。每節分組時間約 45 分鐘。 鳴謝場地:Eaton Workshop – Kino

性/別小眾友善服務貼士 Do & Don’t

Featured Video Play Icon

花8分鐘認識LGBT+嘅特質以及3個應注意嘅DOs & DON’Ts 特別多謝 非實力派嘅JonJon同包包為大家講解 現時香港並冇妥善的性/別小眾權益嘅保障制度,社會上亦充斥著對LGBT+嘅負面標籤。 咩污糟錢,你都應該聽過喇🙄 不少朋友仔因為唔確定出櫃後會點,喺使用服務時經常就會隱藏自己身份。根據PrideLab與其他同志組織收到嘅個案,唔少性/別小眾使用服務都受到不友善或認知不足情況。 PrideLab一直有與不同服務提供持分者定期開會交流,亦多次受邀請向不同機構分享有關怎樣創造LGBT+多元共融環境;佢哋聽完都表示性/別小眾親身分享經歷同埋感受,對於理解同志社群十分具參考作用。 我們明白前線人員工作繁重,能安排接受培訓人數和時數有限,希望透過製作性/別小眾友善服務培訓影片,結合個案以實際情景作例子,增強具性別角度的培訓電子內容。

Dare to Be Different 認識香港多元跨性別 | 非二元跨性別

Featured Video Play Icon

#跨性別 #非二元跨性別 #無性別 | 粵語 | 中文字幕 | 20分鐘片長 近年因為媒體輿論以及影視文化影響,香港公眾人士對同志社群認識加深,對於LGBT有初步了解;然而一些更邊緣、更小眾、或擁有多重身份同志礙於性/別身份複雜,喺主流媒體,甚至同志組織或活動中仍然隱形,包括非二元性別認同跨性別族群。 好感激5位不同性/別身份嘅朋友,喺今次訪問影片分享自己嘅故事,讓我哋了解真正【敢於不同】嘅經歷。跨性別唔等於一定係變性、一定係做手術,性/別亦唔止係得男同女兩個選擇。

LGBT+ ALLY

我哋邀請咗香港本地插畫師 @LittleSmileyFace 合作,創作咗兩幅作品,並印製成心意卡。 “Support You”原意係特別設計畀Ally?️‍?喺香港好多同志仍然收埋自己,覺得香港大部份人都係保守,所以我哋發覺其實ALLY要先出櫃!作為Ally,話俾性小眾知佢哋撐同志,等佢哋有一個安全環境可以放心做自己。 之於另一張”Thank You”卡當初嘅想法係想鼓勵大家如果見到同志友善嘅商舖或者服務,不妨可以多讚揚!講求優質服務嘅今日,讚賞同投訴一樣,公司都會記錄在案。唔想香港只有Rainbow Washing,到底咩係好服務,我哋都有SAY!